首页 > 认识疤痕 > 疤痕百科

了解痘坑疤痕:皮肤上的“陨石坑”从何而来

文章来源:郑州医肤瘢痕医院
  痘坑,在医学上被称为“萎缩性疤痕”,是炎症性痤疮愈合后,在脸上留下的印记。它们并非简单的色素沉着,而是皮肤真皮层组织结构遭受破坏后,导致的“塌陷”。与因胶原过度增生而凸起的疤痕相反,痘坑是因为胶原的缺失而形成的。
 
  那么痘坑是怎么形成的呢?痘坑的形成,是一部在毛囊深处上演的“炎症灾难片”,其过程可以概括为四点。堵塞与爆发,毛孔被油脂和角质堵塞,形成闭口或粉刺。痤疮丙酸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,引发免疫系统注意。激烈的炎症反应,身体为了清除细菌,派遣”炎症细胞部队“进入战场。这场战斗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酶,其中致命的是基质金属蛋白酶。这些酶本意是分解细胞和受损组织,便于清除。组织的误伤与塌陷,然而在战况失控时,这些酶会”敌我不分“,过度的降解皮肤真皮层的胶原蛋白,弹性纤维以及皮下脂肪。这些组织是维持皮肤饱满和平滑的脚手架和填充物。结局就是当表面的痘痘消退、炎症平息后,被摧毁的“地基”却无法再生。皮肤在愈合时,没有足够的支撑物去填满这个缺损,于是表皮便向下塌陷,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凹坑。
 
  痘坑的形态也并非千篇一律,主要分为三个形态。滚轮型,宽度约4-5mm,凹陷较浅,边缘呈平滑的坡度,像一个小碟子。使皮肤看起来起伏不平。成因是炎症持续破坏真皮层浅层,导致皮肤与皮下组织发生纤维粘连,牵拉表面下陷。车厢型,边缘垂直陡峭,界限清晰,像一个倒扣的冰淇淋盒或汽车的方形车厢。底部平坦,深度较深。成因是局部组织被严重且快速地摧毁,是较为顽固的一种类型。冰锥型,直径小,但深度很深,像被尖冰锥刺穿一样,可深达真皮深层甚至皮下组织。成因是通常由深部发炎的粉刺发展而来,炎症沿着毛囊单位垂直向下破坏。
 
  痘坑是皮肤真皮层遭受重创后留下的“废墟”。虽然它们是持久的挑战,但现代的医疗技术已经提供了多种有效的“重建方案”.了解它,才能不恐惧它,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战胜之路。
 

医院简介

郑州医肤瘢痕医院是华中地区瘢痕专科医院,集诊疗、科研、教学、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瘢痕诊疗中心,针对各类瘢痕、疑难型瘢痕、胎记等为研究核心,凝聚高水平的医资力量、雄厚的诊疗技术…… 【详情】

来院路线